1、《清明上河图》,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,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(资料图片)
2、 张择端,字正道,东武(今山东诸城)人。
3、早年游学汴京,后习绘画,宋徽宗赵佶(1101年—1124年在位)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。
4、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、直尺划线的技法,用以表现宫室、楼台、屋宇等题材,尤擅绘舟车、市肆、桥梁、街道、城郭。
5、他的画自成一家,别具一格。
6、张择端的画作,大都散佚,只有《清明上河图》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。
7、这幅画高25厘米半,长525厘米。
8、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,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,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。
9、通过这幅画,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。
10、总之,《清明上河图》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。
11、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,城内四河流贯,陆路四达,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,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,当时人口达100多万。
12、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,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,甚至出现了夜市。
13、逢年过节,京城更是热闹非凡。
14、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,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59表现。
15、《清明上河图》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。
16、 《清明上河图》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。
17、粗粗一看,人头攒动,杂乱无章;细细一瞧,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,从事着各种活动。
18、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。
19、货摊上摆有刀、剪、杂货。
20、有卖茶水的,有看相算命的。
21、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,或指指点点,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。
22、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,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;有坐轿的,有骑马的,有挑担的,有赶毛驴运货的,有推独轮车的……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。
23、街道两边是茶楼,酒馆,当铺,作坊。
24、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。
25、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,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,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:有挑担赶路的,有驾牛车送货的,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,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。
26、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,可谓千帆竞发,百舸争流。
27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,有的正在河中行驶。
28、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,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。
29、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,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。
30、这时,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。
31、有的站在船篷顶上,落下风帆;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;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,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。
32、这一紧张场面,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,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。
33、《清明上河图》将汴河上繁忙、紧张的运输场面,描绘得栩栩如生,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。
34、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,使《清明上河图》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。
35、《清明上河图》丰富的内容,众多的人物,规模的宏大,都是空前的。
36、《清明上河图》的画面疏密相间,有条不紊,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,处处引人入胜。
37、 北宋以前,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。
38、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,创作的作品都称为“院体画”或“院画”,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,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。
39、《清明上河图》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。
40、而且,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,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。
41、这充分说明,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,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广告
X 关闭
广告
X 关闭
焦点访谈丨追星逐月步履不停 “最忙乘组”的183天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2022年12月4日晚,神舟十四号飞行...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,加大金融支持力度,稳定产业链供应链,加力稳就业保民生…...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”。10月28日,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...
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政策落地观察(相关资料图)金融工具发力稳投资 年内加速落地见效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...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(记者 阮煜琳)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,11月全...
(资料图)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为避免种族主义,迪士尼决定对乐园内受争议的游乐设施——“飞溅山”进行...
(资料图片)【环球时报综合报道】欧洲规模最大的中东书店——萨奇书店已确定将于今年12月31日关门谢客。...
【资料图】【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郑可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余果】美国可能会通过一项法案、允许新...
(资料图片)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《“十四五”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规划》。规划提出...
(资料图片)新华社联合国12月6日电(记者王建刚)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6日表示,中方高度重视并积极...